食安小课堂 | 夏季炎炎,饮食当心“冰箱杀手”—单增李斯特菌

发布日期:2022-07-27


夏天到,防腐保鲜靠冰箱。


然而,你以为食品放到冰箱里就安全无忧了?

现实却是冰箱可能是家庭卫生污染的重灾区,里面不但有沙门氏菌、志贺氏菌等,最可怕的是还有一个不怕冷的危险分子——有“冰箱杀手”之称的单增李斯特菌。


01

什么是单增李斯特菌

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,该菌在土壤、地表水、污水、废水、植物、青储饲料、烂菜中均有存在,所以动物很容易食入该菌。

这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,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,食品中存在的单增李斯特菌对人类的安全具有危险,据报道,4-8%的水产品、5-10%的奶及其产品、30%以上的肉制品及15%以上的家禽均被该菌污染。


02
单增李斯特菌的特点

单增李斯特菌对外界环境耐受性强,不易被冻融,能耐受较高的渗透压,在5-45℃温度下均可生长;在5℃低温条件下仍能生长繁殖是单增李斯特菌的特点,它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。也就是说单增李斯特菌可以在冷藏冰箱中正常生长,因此有“冰箱杀手”之称。所以未加热的冰箱食品增加了食物中毒的危险,冰箱食品需彻底加热后再食用。

人主要通过食入软奶酪、未充分加热的鸡肉、未再次加热的热狗、鲜牛奶、巴氏消毒奶、冰激凌、生牛排、羊排、卷心菜色拉、芹菜、西红柿、法式馅饼、冻猪舌等而感染。约80% -90%的病例是由被污染的食品引起的。


03
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临床表现

单增李斯特菌一般导致肠道感染,通常潜伏期为8~48小时。健康成人感染会出现发热、腹泻、头痛、肌肉酸疼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,多为自限性,可自愈。新生儿、老年人、免疫力低下者,能入侵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,潜伏长达2~12周,引起严重的脑膜炎和败血症,孕妇感染可导致胎儿流产,发病率虽低,病死率却较高。

单增李斯特菌主要以食物为传染媒介,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,造成二至三成的感染者死亡,其致死率甚至高过沙门氏菌及肉毒杆菌。


04
预防措施

厨房.jpg

  • 保持厨房环境、餐具、厨具及操作人员手部的清洁

  • 食物生熟分开,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工器具要分开使用,避免交叉污染。

  • 食品完全煮熟煮透,在加工过程中,食品中心温度必须达到70℃持续2min以上。

  • 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,熟食、易变质食物应冷藏在5℃以下的环境下。

  • 尽可能少吃或不吃未经消毒杀菌的牛奶及其奶制品。

  • 生食瓜果蔬菜前要彻底洗净。

  • 生肉要与蔬菜、熟食等即食食品分开存放。

  • 加工生食后一定要洗手消毒。

  • 冰箱要定期清洁消毒,冰箱内冷藏过的熟肉制品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彻底加热。

蒸煮.jpg

单增李斯特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,所以即使食品已经过热加工处理后充分杀灭了单增李斯特菌,仍有可能在后期被二次污染,因此,食品煮熟后防止被二次污染也是极为重要的。